年内超八成收益为负!基民灵魂拷问: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还值得持有吗
“在A股里面挖呀挖呀挖,种下“百亿”的基金种子,仍开出绿绿的花~”
如果你觉得这个段子很应景,别紧张,你不是一个人。
(资料图片)
数据显示,年初以来(截止6月7日)51只(不同份额分开计算)百亿主动权益基金(普通股票型、偏股混合型、平衡混合型、灵活配置型)中,仅有9只收益为正,也就是说超八成产品年内收益为负。
大家知道,明星基金经理掌管的百亿主动权益基金很多时候是基民,尤其是新手小白的最爱。
那么面对不佳的短期业绩,这类基金究竟还值得信赖吗?本期3分钟一起分析下。
一、业绩“失色”的背后
2023年上半年,想靠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赚钱实在是有点难。
数据显示,51只产品年内(截止6月7日)平均收益率为-6.73%,明显跑输全部主动权益类产品的-2.65%。
这其中有18只产品同期跌幅超过了10%,翻看它们的基金经理,葛兰、刘彦春、刘格菘等大家熟悉的名字均在其中。
而排在最后两名的基金经理则都是刘格菘。
他被市场称为 “成长一哥”,管理的另一只产品更曾在2019年拿下了公募基金业绩冠军。
如此这些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眼下遭遇了什么?总结市场的分析,主要有两方面。
一来,与市场结构性行情有关。
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投资方向多集中在大消费、医药、新能源等板块,且风格相对比较稳定。
比如眼下暂时垫底的基金,截至今年一季度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绝大多数为光伏、新能源车等新能源概念股。
对比之下,年初至今的大涨行情主要集中了TMT(科技、媒体、通信)和“中特估”(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)。
二来,规模拖累。
“船大难以调头”。
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,规模越大交易限制越多,灵活程度也就越差。
于是在今年行业快速轮动的行情中,很多不契合市场风格的百亿主动权益基金难以灵活调仓来适应市场,只能选择硬扛。
二、还值得持有吗?
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短期业绩不佳已是事实。
然而很多小伙伴买它主要是奔着背后的明星基金经理来的,所以期待相对较高,即目标要“比同类产品业绩好”。
如此一来眼下就有了心理落差,继而对持有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产生了迟疑。
那么它究竟还值不值得信赖呢?
首先我们要明确基金讲究的是长期投资。
当市场遭遇大跌的时候,大部分基金的的业绩都会承压,因此用短期业绩去评价基金的好坏并不客观。
其次,主动权益基金是否有投资价值,更应看重的是基金经理的长期主动管理能力。
回看那些多年规模能维持在百亿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,它们吸睛之处并不在于某年登顶了业绩排行榜,而是能给投资者带来较为优秀的长期回报。
比如同样是上面提到的51只产品,如果将时间换成“成立以来”就有了另一番景象,有多达18只年化回报超过了15%。
说到这里,不免有小伙伴想问较大的基金规模对基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
有基金经理分析称:规模增加会对业绩构成挑战,但规模并无绝对的合适标准,它和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论有关。
如果更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,可以承载的管理规模就会相对较大;
如果关注的是短期行业景气度,则更适合灵活的小规模基金。
所以你的手上若正好有短期业绩不佳的百亿主动权益基金,那么不妨进一步分析下:
如果这只基金专注于一两个赛道,且它们的未来走势你并不看好,那么趁早下车可能更适合。
如果你看中的是风险分散、长期投资,恰好持有的这只基金投资的行业相对均衡,且有出色的长期业绩验证,那么建议考虑继续持有,给基金经理再多点时间。
最后3分钟想要提醒的是,“市场没有永远的神”,基金涨涨跌跌才是常态,因而对于百亿主动权益基金,业绩好时要避免追星式的盲目入手,业绩不好时也没必要“避之而不及”。
……
好了,关于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的讨论暂时就到这里,你弄懂了吗?